建安十六年,如果能黑吃黑拿下益州,绝对有机会一统天下。一旦快速拿下益州,顺势迫降汉中张鲁,则完美复刻刘邦还定三秦故事。此时的关中根本不是铁打一块,马超、韩遂、夏侯渊正打得不亦乐乎。。。 荆州+益州+关中在手,从历史看,必胜。 建安十六年,张松、法正、庞统劝刘备袭击刘璋。划重点,这是张松、法正、庞统三个顶级谋士的一致意见!!! 再划重点,益州从中央到地方,都是向着刘备的实权派。 张松是别驾,益州二把手,世家大族。这个级别反水,整个益州的山川地貌、军事布防、人员派别将无任何秘密可言。更重要的是,刘璋外出,张松最大,张松以刘璋的名义,或调动驻防,或打开城门,或要求驻军听从刘备指挥,手续都是合法的。 法正是新都县令、军议校尉。别以为法正在刘璋手下不得志,这官就小。。。刘璋的主簿黄权,因反对刘备引入川,外放是广汉县长;蒋琬【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】,就这份资历与诸葛亮的器重,也才广都县长;县令与县长的区别,可以了解一下。 孟达是法正同党,【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,各将兵二千人】,能带兵2000人,级别很高了。合肥之战,张辽、李典、乐进三个绑一块也才7000人; 李严是成都县令,《三国演义》称李严与孟达是生死之交,成都县令意味着什么,九门提督? 张松的哥哥张肃是广汉太守,亲哥胆小能告发亲弟,亲弟就能胁迫亲哥; 许靖,蜀郡太守,是个没硬骨头的大拿;【十九年,进围成都,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,事觉,不果】; 只要刘备擒住刘璋,大军直捣成都,张松等二五仔绝对有能力摆平成都、喜迎王师。 对刘备来说,形势不是小好,而是一片大好!!! 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。至涪,璋自出迎,相见甚欢。张松令法正白先主,及谋臣庞统进说,便可于会所袭璋。先主曰:“此大事也,不可仓卒。”
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,统进策曰:“今因此会,便可执之,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。”
以明将军之英才,乘刘牧之懦弱;张松,州之股肱,以响应於内;然后资益州之殷富,冯天府之险阻,以此成业,犹反掌也。
先主至江州,北由垫江水诣涪。去成都三百六十里,是岁建安十六年也。璋率步骑三万余人,车乘帐幔,精光耀目,往就与会先主所将将士。更相之适,欢饮百余日 真实历史上的刘备,在无后方作战,兵不满万,没有辎重的情况下,愣是把成都拿下来了。 如果搞擒贼擒王的偷袭,拿下成都会非常easy; 左将军县军袭我,兵不满万,士众未附,野谷是资,军无辎重。 然而现实是,本该两年搞定的两川,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才彻底拿下汉中,赶上八年抗战了 益州之战,拖不得!!! 快速拿下益州,会怎样? 1、刘备集团的人才梯队,是豪华版全明星阵容较小代价快速拿下益州,顶级谋士庞统、张松不会死,那么也就不会抽掉荆州的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入川。荆州方向,诸葛亮+关羽+张飞+赵云,两个万人敌负责对付曹操曹仁于禁徐晃,千古名相负责后勤与外交,一身是胆啥也不用做,就负责坐镇后方,震慑宵小益州方向,刘备+黄忠+魏延+庞统+张松+法正+黄权,谋臣比猛将还多,刘备似乎就没打过这种富裕仗 2、刘璋,神仙难救该死的鬼 主簿黄权因反对刘备入川,外放; 从事王累自刎死谏; 刘巴因劝谏无果,闭门不出; 成都之战,唯一的闪光点张任,忠心可嘉,但打仗不行,级别上还受李严指挥。。。 火并刘璋后,许诺刘璋世代镇守益州,请汉献帝封刘璋为成都侯;刘备进位汉中王后,封刘璋“假成都王” 给刘璋开出“铁帽子王”的筹码,就问一句,刘备黑吃黑,对刘璋是仁义呢,还是仁义呢? 3、抢在曹操之前,劝降张鲁 汉中的十万户百姓就不会迁到关中,汉中就能养足够的军队; 上庸三郡,也就有足够时间来消化掉,“山贼初附,未可动摇”就不成立。上庸方向与关羽的襄阳方向就能形成呼应与配合 拿下汉中,凭借地利,只需放一个魏延,就能挡住曹操。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,请为大王拒之;偏将十万之众至,请为大王吞之 还有一点,汉中有数万户百姓是从关中避难来的,对打回老家应该会不会抵触。 4、利用马超在陇右的影响力 建安十六年,马超在潼关杀的曹操割须弃袍; 建安十八年,马超投奔汉中张鲁; 刘备如果动作够快的话,马超兴许在关中给曹魏制造更大的麻烦 另外,庞德这员虎将,就跟着刘备混了,猛将+1 超尽兼陇右之众,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,凡万馀人,攻城。……超入,拘岳於冀,使杨昂杀刺史、太守 如果哈,这里是刘备派遣“万人敌”张飞、或者“一身是胆”赵子龙”,助阵马超,会怎么样? 建安中,马超攻冀,害凉州刺史韦康,州人凄然,莫不感愤。 以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,及人格魅力,或许不会处死凉州刺史韦康,陇西就不会复叛,即使叛变,抵抗烈度也会小的多,陇西直接拿下。 5、孙权,不会也没时间背后捅刀子建安十五年,瑜还江陵,为行装,而道於巴丘病卒,时年三十六。 这一年,孙刘结为亲家,正是蜜月期。鹰派周瑜病逝,鸽派鲁肃上位,刘备借南郡成功。 刚把亲妹妹嫁出去,转头孙权就背刺亲妹妹的丈夫,这得多聪明才干得出来。 建安十六年,权徙治秣陵;
建安十七年,城石头,改秣陵为建业。闻曹公将来侵,作濡须坞;
建安十八年正月,曹公攻濡须,权与相拒月馀;
建安十九年五月,权征皖城; 看到没,孙权根本没时间,也没机会背后捅刀子 建安二十年,孙刘交恶,刘备亲自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坐镇,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。 这一年,孙权为啥找刘备茬了? 因为曹操西征,带走了大批合肥方面的军队,孙权压力骤减。 曹操西征,无暇南顾。孙权果断出击,“两头吃”,利用曹操给刘备的压力,较小代价得到了“半个荆州”,进而看住关羽,防止以后刘备打东吴的主意;理论上,十万大军可以轻松拿下合肥,进而搞定徐州,为逐鹿中原提供战略进军基地 这才是政治家、战略家该干的事儿。 可惜,建安二十二年,鲁肃病逝,东吴再无战略家 6、关羽在荆州的实力会非常牛叉 建安十九年,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、江州、江阳,惟关羽留镇荆州。
建安二十年,权忿之,乃遣吕蒙袭夺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。
是岁,曹公定汉中,张鲁遁走巴西。先主闻之,与权连和,分荆州江夏、长沙、桂阳东属,南郡、零陵、武陵西属 预估荆州至少有一半的兵力,被刘备调去打四川,导致荆州空虚,不然荆州三郡怎么会丢?  刘备快速吃下益州,荆州的兵力就不会动,足以进可攻退可守,荆南三郡就不会丢,张飞、赵云不入川,协助关羽守荆州,关羽的实力起码翻一倍。 7、以快打快,曹操来不及完成魏代汉的准备工作 十七年春正月,公还邺。天子命公赞拜不名,入朝不趋,剑履上殿,如萧何故事。 这是平定马超之功,曹操还是大汉忠臣 十八年五月丙申,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
秋七月,始建魏社稷宗庙。 这是南征孙权之功,但曹操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。 为什么曹操敢称“公”? 因为刘备当时在吃瘪,后来还把军师庞统折在西川。孙权持续性挨揍,刘备陷在了益州,关中已平定,曹操是拿着望远镜都看不到对手,此时不称“公”,更待何时! 如果刘备在此时拿下汉中,内有荀彧死谏,外有刘备昭昭天命,曹操称公的压力将非常大。 一旦贸然称公,刘备誓师北伐、出兵关中,扛起兴复汉室的大旗,则非常顺理成章 二十一年春二月,公还邺。夏五月,天子进公爵为魏王。 这是平定张鲁之功,篡汉最为实质性的一步。 如果此时刘备拿下关中,曹操还称王,那就是自寻死路。当然,如果刘备北伐失败,就是天命在曹 二十三年春正月,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、司直韦晃等反,攻许,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曹操祸起腹心,连丞相司直都反了。 我更愿意相信,一旦曹操称公称王,外加刘备的军事政治攻势,曹操内部积累的各种矛盾肯定会来一次总爆发。 如果不称公称王,曹操一死,曹丕继续掌权的法理性在哪儿? 如果曹操不做汉贼恶人,留给曹丕来称公称王,尼玛,司徒王朗可是世食汉禄,非骂死曹丕不可。 8、刘备,昭昭天命,是很玄学的东西 黑吃喝快速拿下刘璋,赤壁之战后才短短几年,刘备荆州+益州+汉中在手,对拥曹派、中间派、投机派,无异于棒头一喝。 汉高祖自汉中取得天下,光武帝自南阳中兴大汉,不由得你不考虑刘备真命天子的可能性: 刘邦姓刘,刘备也姓刘; 刘邦厚道,刘备仁义; 刘邦有韩信,关羽也挺能打的; 刘邦与项羽曾经约为兄弟,刘备与曹操当年好到穿一条裤子; 刘邦鸿门宴死里逃生,刘备煮酒论英雄也是惊心动魄; 项羽揍的刘邦抱头鼠窜,曹操赶的刘备抛妻弃女; 天下都认为是能跟项羽争夺天下的是刘邦,曹丞相也认为“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”; 不由得你不恍惚,这剧本咋这么眼熟呢? 拿下汉中后,刘备必定北伐; 拿下关中后,刘备大概九成拥有天命; 统一天下后,刘备建都长安的概率是很大的; 必须要快,拿下汉中,有老祖宗的成功案例在,弄个PPT就可以讲一个很大很大的故事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 为什么诸葛亮之后,这玩意就不好使了?因为失败案例在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 9、出关中,北伐中原 刘备+三大谋臣庞统、法正、黄权,张松留守成都,就这个配置,即使曹操亲自坐镇长安,都不虚; 如果曹操选择跟刘备在关中死磕,那么荆州方向,关羽可以随时捅曹操的腚眼。一个关羽可以干翻曹仁、于禁; 如果不跟刘备死磕,关中就夏侯渊张合这些货色,哪个是刘皇叔的对手?更何况,刘皇叔还带了三大谋士呢 建安十六年,快速拿下益州; 建安十八年之前,拿下汉中,同时,与马超取得联系,形成呼应; 再用一到两年时间,整合荆州、益州的内部力量,积蓄实力,梳理好与孙权、羌族等外部关系; 将荆州三郡,甚至除南郡外整个荆州割让给孙权,换取孙权对曹魏用兵; 那么,刘备出关中、关羽出襄阳、孙权出合肥、马超骚扰陇右,多线开花,曹操就要中十面埋伏了。。。
|